INFORMATION公告
【中国】“马拉松热潮” 背后的经济因素2024.10.24

热度逐年攀升的马拉松热潮
新冠疫情过后,马拉松赛事迅速回暖,2023年共举办699场。照此推算,几乎每天都有两场马拉松赛开跑。有分析指出,若保持这一趋势,几年后赛事规模有望超越2019年的峰值。
马拉松赛事的经济效应
广州马拉松 “顶级选手群体
同时,马拉松赛事的火爆,离不开多方面助力,背后各有经济考量。
各地对举办马拉松赛事热情高涨。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,需具备强大的动员力、专业的运营力、多部门的协同力以及全面精细的保障力,成为检验城市综合运营水平的关键契机。
众多城市积极承办赛事,主要是看重赛事带来的 “流量”。这涵盖参赛者和游客带来的人流、广播电视及社交媒体带来的数据流量,还有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流。

在猎德大道上的折返大队
打造最美赛道,给跑者极致体验,是展现城市文化魅力、开展城市营销的绝佳契机。城市知名度、美誉度、满意度提高了,活力、魅力、影响力自然更强。这些长期、可持续且备受重视的综合效益,价值不可估量。
有望增长的产业领域
海心沙为终点的广州马拉松
另一方面,由于马拉松赛事有众多参赛者,并且会受到媒体的集中曝光,企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商业机会,从而形成强者愈强的 “马太效应”。行业报告显示,许多体育赛事在苦苦寻求赞助商的同时,很多顶级马拉松赛事却在挑选赞助商,由此可见马拉松赛事非常受欢迎,人人都想从中获利。
事实上,路跑赛事产业链已涵盖赛事运营策划、体育用品、健康培训服务、城市旅游服务、媒体广告、文创产品、保险以及技术应用等领域,形成了多元化、复合型的产业链格局。若路跑赛事持续稳健发展,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拓展,产业链各环节也能从中获益,实现持续增长。
基于各地实情的赛事运营与长远视角
当下,马拉松热潮正盛,但不应盲目跟风。尤其是在小城市举办赛事,应着力发展 “小而美”“小而精” 的路跑活动。此外,若想让现有马拉松赛事更上一层楼,提升赛事运营的专业化、社会化、市场化水平,优化赛事服务,丰富参赛者体验至关重要。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,以全局和长远视角考量。路跑赛事不仅要满足大众健身需求,更应推动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,实现协同共赢。